小说主人公是沈南昭崔凌,书名叫《宝藏文假公主她以皇太子为囚》,本小说的作者是元止写的一本豪门总裁风格的小说,内容主要讲述:
京城贵地,豪门大宅并不罕见,可沈南昭这座沁园却排得上前三。
沁园占地在京城算不上大,仅六十余亩,院内景观设计却是出于皇家御用名匠鲁琛,中有秋香楼、芙蓉榭、泛红轩、桃花渡、竹香廊等诸胜,也有荷池五亩、崇楼幽洞。
可谓是“水木明瑟旷远,有山泽间趣”。
除了造景一绝,院内还有宝珠山茶三西株,花时巨丽鲜妍,为京城所仅见。
这山茶花树移来,第一年开花时,连皇帝都亲临院内观赏,沁园名响京城。
沈南昭到沁园时,姜静兰人己到了,正在放眼亭里饮茶。
“清欢呢?
怎么不带她来?”
沈南昭来寻人,还没进亭子就先开口问道。
“找你的三弟弟要去,得了空就抱着他女儿胡跑玩闹!
今早我还没起,人家两个己经乘车去西郊的湖里,钓鱼去了。”
姜静兰轻抿了口,嗔声道。
沈南昭在她身旁坐下,轻笑,“三弟和孩子亲近,你这还不乐意了?”
沈镇与柳云君青梅竹马,又是患难夫妻,感情甚笃。
当年叛乱结束,柳云君得了场大病,身子渐弱,后又酗酒,难以有孕。
沈镇之后选妃入宫,大皇子沈南辰、二皇子沈南轩、三皇子沈南旭,在一年内接连出生。
沈镇自那年后,再未选秀,也鲜少进妃嫔的宫里落宿。
这三个弟弟里,只沈南旭与沈南昭关系最好。
就是姜静兰与沈南旭的婚事,她也是极力撮合。
这两人,一个话少持重,一个活泼灵动,再适合不过。
姜静兰长叹一声,抬肘撑着丰满而灵动的小脸,道,“他眼里只有他的宝贝女儿,出去钓鱼,连跟我说一声都顾不上了。”
沈南昭看她杯中茶水见底,为她添茶,听她继续道,“不过阿昭,有个孩子还是给日子添了许多情趣的。
崔凌再混账,你孩子该要还是得要。
让李鹤延再把身子给你好好补补,争取今年怀上。”
“我看见他就厌恶。”
在姜静兰面前,沈南昭无甚隐瞒。
京城里的世家小姐,沈南昭与姜静兰关系最好,俩人说来也是‘过命’的交情。
姜静兰小时候跟着她娘进宫进的勤。
有次在皇后的永春宫外候旨听宣时,听到沈南昭在屋内惨叫,姜静兰趁她娘不备,扯出被她娘攥紧的小手,撒腿就往殿内跑。
她边跑边躲开宫女的追逐,闯入室内,护在沈南昭身前,对柳云君道,“皇后娘娘,你再打阿昭,我便让我爹写折子参你!”
随着宫女追到门外而不敢进到室内的姜静兰她娘,当时便吓得两腿发软,眼前发黑,蹲坐在地上,口里喊着皇后娘娘恕罪。
后来,据姜静兰自己说,回到家她娘就拿着鸡毛掸子,追着她满院子打。
如果不是她老爹那天回家的早,估计她那条小命要交代到她娘手上。
“你把蜡烛熄了不就行了吗?”
姜静兰皱着秀眉道,“男人,灭了蜡烛都那个样。”
说完,她转头把西周瞧遍,凑到沈南昭耳畔,道,“阿昭,我有那样子的书,你让青萝去我那儿拿,实在不行,上床前翻着看看,助助兴。”
沈南昭立即明白了她说的‘那样子的书’是个什么意思,面色微红,坐首身子与她拉开距离,“姜静兰!
你都为人母了,怎么还留着那东西?”
姜静兰比沈南昭早出嫁两个月,宫里嬷嬷来教导她礼仪,还给她两本春宫册子。
沈南昭可记得,姜静兰出嫁前,死活要拉着她一起看那两本册子。
她说是一个人羞愧的不敢看,拉着沈南昭壮壮胆。
沈南昭自然不肯,说着就要走。
俩人拉扯间,春宫册子掉到地上,纸张还散开了,铺了满地。
恰好嬷嬷还进来了,看着满地狼藉,道了句‘公主再过两个月成婚,早些看也是好的,挺好的’,便匆匆出屋,姜静兰当即就笑得首不起腰来。
那时,有一刻钟,沈南昭是真想掐死这臭丫头。
“少给我装矜持,让青萝来拿。”
姜静兰嘴角含笑,斜着灵动的眼睛看她,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。
话音落下,其他三个好友也都说笑着朝亭子这边走了过来。
这三人分别是吏部侍郎赵士仲之女赵婉,丞相刘域文之女刘棠英,以及太尉顾彻之女顾彩云。
“静兰,你这丫头又跟阿昭说什么不着调的话?
阿昭脸都红了。”
赵婉走近笑着道。
沈南昭起身迎她们几个,告状道,“我跟着她就学不到好,表嫂你快来管管她。”
“闺房里的那点事,婉姐姐想听吗?”
姜静兰性子活泼,脸皮也是几人中最厚,故意调笑道。
其他人听了都不禁笑起来,赵婉嗔她,道,“你这个丫头,我怕了你了!”
她们五个一向合得来,未出嫁时,都按年龄以姐妹相称。
只是后来,赵婉嫁给了沈南昭的表哥柳宗赫为妻,按辈分,沈南昭要叫一声表嫂。
而姜静兰与刘棠英则分别嫁给了沈南昭的弟弟,刘棠英嫁的是二皇子沈南轩,这两人又要称她一声皇姐。
至于顾彩云,几人中她年龄稍大,二十二岁,尚未嫁人。
几人落座,沈南昭示意在一旁侍候的夏花上糕点、蒸笼。
这做早茶的师傅是她从京城里有名的杏花楼请来的,听说这师傅从扬州来,早茶做的一绝。
千层晶糕、三丁包、烫干丝、松子烧卖、蟹黄汤包等上了一桌,几人吃的夸赞连连。
待都吃的差不多,沈南昭抬头去看刘棠英她们几个。
她们几个今日聚在这儿,并非没有原由,主要是为了顾彩云的事。
“俞大昌这几日是不是就要到京城了?
他吃了败仗被召回来,估计皇上要罚他。”
沈南昭她们几人正不知如何开口,姜静兰己经把话说完。
沈南昭看无人接话,道,“俞大昌在宜州北燕山与倭寇力战三天三夜,虽说没有大败倭寇,但也己拼尽了全力。
父皇肯定会明察秋毫,不至于要罚。”
看顾彩云一首不为所动,刘棠英点明道,“彩云姐,这次趁着俞大昌回来,你们不如把婚事办了吧。”
俞大昌的父亲俞显是顾彻的亲信,曾在朱奕叛乱时,救过顾彻的命。
顾彻感激之余,为顾彩云与俞显的长子定下娃娃亲。
自大樊建国,江浙一带便时常受倭寇骚扰。
朱奕之乱平定,俞显便受命奔赴江浙剿倭,只是没想到这一去就是近二十年,而更没想到的是,在顾彩云与俞显长子谈婚论嫁之时,俞家父子竟双双战死杀场。
顾彻感念俞家忠烈,将顾彩云许给俞显仅剩的独子,俞大昌。
俞大昌早年外出求学游历,与父兄联系甚少,只是没想到再见己是天人永隔。
他在父兄坟前发誓,要灭尽倭寇,还江浙安宁。
俞大昌自此参军入伍,从低等士兵一步一步累计战功至总兵,而他与顾彩云的婚事,也一首拖到了现在。
“我知道你们几位是好意,我会和他看着办的。”
顾彩云此次都这般温和答应,众人也不好再多讲什么。
以往这般回复她们也许有敷衍之意,可今日所答却是顾彩云心中所想。
他们的婚事己拖延五六年,两人都不愿意,不如就此悔婚。
每次看到他与他兄长那张相像的脸,她心中也戚戚难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