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共鸣,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印记,1958年6月15日,电视剧《一口菜饼子》开播,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视剧,也是一部家庭剧。千百年来,“家”一直是文艺创作的母题,也是当今影视剧创作最重要的主题之一。家庭剧将百姓故事与时代变迁相结合,呈现出平民化、生活化、贴近性、接地气等特征,使得中国观众对家庭剧有着天然的亲切感。

近日,由正午阳光出品,原著作者未夕担任编剧,张开宙执导,侯鸿亮担任制片人,白宇、宋祖儿、毛晓彤、张晚意领衔主演的家庭情感剧《乔家的儿女》正在江苏卫视幸福剧场热播。该剧以南京三十年的发展变迁为背景,描写了乔家五个孩子在艰苦的岁月里彼此扶持、相依为命的经历,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坚韧与美好。

《乔家的儿女》:快来“乔乔”平凡岁月里的烟火气

凭借真实的时代质感、细腻的情感故事、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,以及温暖励志的精神内核,《乔家的儿女》一经开播便收获好口碑和高收视。该剧首播收视双网破2,CSM媒介研究35城平均收视2.34%、CSM媒介研究63城平均收视2.2%。在网络上,该剧同样引发关注和热议,#乔家的儿女##毛晓彤说越懂事的姑娘越让人心疼##乔家的儿女全员比家#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,微博主话题阅读量超10亿,短视频播放量破2亿。

时代共鸣交织家庭情感

平凡故事引发强共鸣

少年乔一成正躺在竹床上,看着塑料膜里的积水发呆,还没等他享受几秒安静的独处时光,几个小脑袋就钻进来:“哥,你看什么呢?”“哥,我饿了。”少年的梦被打断了。他带着弟弟妹妹穿过狭窄低矮、生活气十足的水泥小巷,来到破旧老屋——这里是乔家,故事从这里开始。

《乔家的儿女》:快来“乔乔”平凡岁月里的烟火气

《乔家的儿女》:快来“乔乔”平凡岁月里的烟火气

街道、小巷、屋舍、家具,20世纪70年代末的布景风格散发出浓浓年代感。《乔家的儿女》是一部刻着鲜明时代烙印的家庭情感剧。从1977年到2008年,全片时间跨度三十年。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在一个并不富裕且子女众多的家庭里,生活自然是一地鸡毛。这也是那个年代普通家庭的缩影。

然而,生活的残酷总是来得猝不及防。在生下最小的儿子七七后,乔母意外身亡,这让原本艰难的乔家雪上加霜。母亲的去世并没有让父亲乔祖望(刘钧 饰)有所改变,他依然打牌、喝酒度日,对孩子不闻不问。无奈之下,12岁的大儿子乔一成承担起家庭重任。乔一成不仅要照顾弟弟妹妹的日常生活、给弟弟妹妹辅导功课、开家长会、带妹妹看病,还要照顾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婴儿。一夜之间,少年变成了“大家长”。

《乔家的儿女》:快来“乔乔”平凡岁月里的烟火气

《乔家的儿女》:快来“乔乔”平凡岁月里的烟火气

《乔家的儿女》开篇,通过乔母的离世,交代了故事背景、家庭关系、社会关系,紧接着通过一连串生活细节,展现出一个普通家庭艰难而真实的生活处境。加点猪油、偷偷吃糖、舔七七喝完米汤后的碗底、偷偷养鸡把鸡蛋拿去卖、收粪车、家里的简单装修,这些生动的细节快速将观众代入那个年代。在第一集四十多分钟的时长里,导演张开宙以清晰明快的叙事节奏将信息传递给观众。

在随后几集中,导演也没有刻意制造戏剧冲突,而是在淡淡的叙事基调中,通过细节推进叙事和人物形象塑造。五个孩子的命运去向何处?在理想和现实的较量中,他们将经历怎样的取舍和挣扎?乔家儿女们的故事紧紧抓住观众的心。

《乔家的儿女》:快来“乔乔”平凡岁月里的烟火气

除了人物的命运,一座城市的时代变迁,也使得《乔家的儿女》迸发出更多亲切感和历史感。该剧以南京为故事背景,这是一座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。剧中,盐水鸭、小笼包等南京特色美食瞬间唤醒观众的味蕾。夫子庙、玄武湖、中山陵、鸡鸣寺等众多南京地标性建筑在剧中“闪现”。“干么事”“摆得不得了啊”,偶尔蹦出的几句地道南京话更让观众直呼“带感”。从道具、服装、制景等小细节,到时代大背景,《乔家的儿女》在年代感的还原上都做到了精雕细琢,生动还原了地道南京味儿,将观众立刻拉回熟悉的旧时光。

《乔家的儿女》讲述的故事很平凡,但它是一个好故事,一个属于平凡人自己的故事。剧中既有每个普通中国家庭都曾有过的相似经历,又有着那个时代的烙印,时代情交织亲情,深切地激发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。

不完美的人物,才是生活本味

20世纪80年代,是一个充满怀旧色彩的历史时期,经济、文化、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。普通百姓作为这段历史的重要参与者,如何呈现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,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时代课题。

《乔家的儿女》除了剧情精彩,更大的魅力在于真实可爱的人物。剧中不存在完美人设,每个人物都是丰富的多面体。正是因为这样有缺陷、不完美的人物,剧集才有平凡的悲喜冷暖,观众才体会得到生活本味。

从已播剧情来看,自私的父亲乔祖望、担起家庭重任的儿子乔一成,这两个角色的性格特征非常鲜明,这也源于该剧在人物塑造上的求真。

《乔家的儿女》:快来“乔乔”平凡岁月里的烟火气

乔祖望的父亲形象,在当下观众看来难以理解,却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。那个时候,家里子女多,完全是放养状态,物质和精神匮乏,家里的好东西都是先给长辈享用。尽管对子女不闻不问,但子女的成就却会成为他骄傲的资本。

面对这样的父亲,作为大哥的乔一成早早接受了“长兄如父”的现实。母亲走后,他一人挑起家庭重担。乔一成善良刚毅,却也有着被生活逼迫出来的坚强、吝啬和偶尔的冷漠。他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,同时,他比任何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好前程。当四美要被别人收养时,他恳请对方收养自己,因为他想读书。当父亲让他放弃学业尽早工作赚钱时,他毅然选择考大学、考研,为自己的人生一步步做着规划。

《乔家的儿女》:快来“乔乔”平凡岁月里的烟火气

此外,乔家二姨魏淑芳(刘琳 饰)这个角色生动立体。姐姐去世后,她忙前忙后,帮着照顾乔家的孩子们。然而,这个人物并非完全热心和无私。当得知七七有可能患有小儿麻痹时,她怕这个病会带来诸多麻烦,立刻将孩子送回乔家。除了人物本身的可看性,刘琳的精彩演绎更是让角色深入人心。

《乔家的儿女》:快来“乔乔”平凡岁月里的烟火气

从之前曝出的预告片来看,随着剧情推进,剧中人物的性格会更加鲜明。有担当的大哥乔一成(白宇 饰),憨厚善良的乔二强(张晚意 饰),稳重温柔的乔三丽(毛晓彤 饰),热情阳光的乔四美(宋祖儿 饰),乖巧的乔七七(周翊然 饰)……这也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命运走向截然不同。《乔家的儿女》对每个人物的刻画都在追求性格的鲜明和形象的立体。

同时,每个人物性格的塑造又有可信的来源。出身底层的乔家人,见识着人情百态,他们没有极好和极恶,在时代的变迁中演绎着人物命运的起落,生活的坎坷和转折都在情理之中。剧中角色没有金手指,没有高深的人生哲学或行动指南,却让观众从每个人身上都感受着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。

以温情为底色让光明照进现实

乔母的突然离世,对乔家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;然而,比这更残酷的,是生活的重压让他们来不及悲伤就必须学着长大。卓别林说:“用特写镜头看生活,生活是一出悲剧;但用长镜头看生活,它就是一出喜剧。”《乔家的儿女》亦如此。原著中有句话:“所谓家人,就是生命中有些痛苦,他们相互给予,却又相互治愈。”虽然故事的开篇让人唏嘘生活的残酷,但艰苦岁月里彼此扶持的画面十分打动人心,为该剧添上一抹温暖的底色。那一丝偶尔照射进现实生活的光明,也让乔家人浓浓的亲情更有力量。

《乔家的儿女》:快来“乔乔”平凡岁月里的烟火气

乔母去世后,二姨夫不仅给了乔家人诸多照料和帮助,他也是少年乔一成生命中的一束光,给予其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。剧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,被父亲痛打后的乔一成跑上城墙,二姨夫找到他并安慰他。回家路上,一成和弟弟妹妹们路过这个城市最安宁的一条路,看着小洋楼明亮的窗子,他下决心好好学习,凭自己的能力做一个有出息的人,跳出这样的生存环境。而乔家的第一个转折也正是来自乔一成考上大学,这对乔家人来说,是天大的好消息,振奋着这个小家庭的士气。

表哥齐唯民是七七生命中的一束光。当得知母亲把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七七送回乔家时,齐唯民非常生气,他找回七七,带他去医院看病,并将七七带回家继续收养。在七七的生命中,齐唯民多数时候扮演的是一个父亲的角色。

《乔家的儿女》:快来“乔乔”平凡岁月里的烟火气

随着剧情的推进,人物的命运走向也更加清晰,事业、婚姻、家庭,亲情、友情、爱情,乔家的五个孩子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行驶着,他们如同五条伸向不同方向的枝丫,经历着风雨的击打,也感受着阳光的滋养,而他们扎在泥土里的根始终紧紧抱在一起。

《乔家的儿女》生动展现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,以及创作者对人情世故的洞察。故事背景起于七八十年代,当时的中国社会经历飞速发展,剧中每个人物也保持着昂扬向前的状态。乔家的儿女们经历过痛苦的考验,也迎来过希望和温暖,一路走得跌跌撞撞又热热闹闹,说不上美满,也各有缺憾。虽然各人有各人的泥潭,但为了那向上的一点光明,大家都在努力生活。他们的故事向观众传递出“低谷中求攀登,绝望中求生存,用欢笑和乐观书写人生百态”的哲理,整部剧在诙谐与泪水的交替中有序地进行,令观众的追剧体验愉悦畅快。

《乔家的儿女》:快来“乔乔”平凡岁月里的烟火气

温情表达、正向价值引领,是家庭剧不能丢弃的初心和内核。这样一个平凡小家庭的悲苦喜乐告诉观众,坎坷磨炼会让真情更加坚定与珍贵;剧集也向观众传达了能指引人生的正能量精神。这样一部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用心之作,其精彩的故事和深刻的内涵,值得细细品味。